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

2021年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,稳定就业局势有啥秘诀? -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

2022年01月05日 07:41   来源:人民日报   
[]
[字号 ]
[]

  2021年1至11月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,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。

  成绩来之不易。就业政策的助力有多大?就业服务如何落地?劳动者感受如何?记者带您走进3场特殊的招聘,听听企业和劳动者的心里话。

  一项政策稳就业

  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培养人才、降低成本

  2021年,邓锦洲很忙。

  这一年,需求回暖、订单增多。招聘、培训、调薪,作为广东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,邓锦洲的工作量趋于饱和。

  即便如此,他依然选择推广一项全新的制度——企业新型学徒制,即由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、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。

  一家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,为何搞起新型学徒制?

  “新型学徒制,让工人升职的空间更广阔,也使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拥有一支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。”邓锦洲说。

  2020年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山益达一度陷入停产。得益于广东省推出的以工代训和企业职工适岗培训补贴政策,中山益达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有财力按时发放工资,坚持不裁员,稳定员工队伍。当市场回暖后,企业又能第一时间组织培训补齐人手,开足马力生产,及时抢占市场。

  截至2021年6月,中山益达获得了486万元补贴。“这些补贴让益达免于陷入2020年下半年激烈的‘抢人大战’,保持生产稳定。这也给我们上了一课,不能仅依赖招新工人,也要推行新型学徒制,以‘技能提升 待遇提升’的方式稳定技术工人队伍,既能降成本,也能增效率。”邓锦洲说。

  2021年9月,广东省“每培训一名新型学徒制学员可获得6000元补贴”的政策出台,中山益达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信心更足了,一场特别的内部招聘会启动,从2800名一线工人中选取455名缝纫工、145名服装制版师,打造企业核心技术工人队伍。

  消息一出,员工们跃跃欲试,“参加新型学徒制,技术更强、效率更高,就能涨工资。”“参加新型学徒制拿到技能等级证书,积分落户可以加分,子女上学更方便。”2个月后,内部招聘会圆满画上句号,中山益达的订单也排到了2022年6月。

  “稳企安商政策要做到精准滴灌,我们通过主动服务和走访调研发现,实施‘技能挖潜’能有效帮助企业提质增效。”广东中山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2021年1至11月,中山市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8.8万人次,补贴3.5亿元,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培养人才、稳住岗位、降低成本。

  一个品牌促就业

  各地已涌现出146个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劳务品牌

  2021年7月,29岁的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董庄村小伙儿乔飞虎,被推荐参加了免费的防水工中级培训,如愿实现了家门口高质量就业。“拿到证书后,我就能拿喷枪了,每天工资能涨100元。3年前,俺可想不到能有今天!”乔飞虎咧嘴一笑。

  同样开心的还有防水“新兵”李坤鹏。“虎哥加薪,我们开心,知道了今后的路咋走,生活更有盼头。”李坤鹏2021年5月正式成为一名防水工,是乔飞虎的师弟。

  两人能入防水这一行,多亏了开进村里的招聘会。

  2019年正月初七一大早,村里大喇叭骤然响起招工信息,乔飞虎被媳妇儿撵着去村委会找活干。

  到了村委会一瞧,防水工是主打工种。平舆县是有名的防水之乡,亲戚街坊都干这行。“干防水烟熏火烤、爬上爬下,又脏又累。”乔飞虎小声嘟囔。

  “如今科技进步了,干防水可是技术活儿。”工作人员拉着乔飞虎一通介绍。

  听说政府部门提供技能培训,还负责介绍工作,乔飞虎动心了,当场就报了名。2019年3月进班学习,4月拿到技能证书,一周后,正式入职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。

  李坤鹏的经历和乔飞虎相似。从培训、入职,再到晋升中级工,他俩享受的一系列就业服务,源于“平舆防水”劳务品牌的配套政策。仅2021年,“平舆防水”劳务品牌就走进了224个村进行宣传,举办15场招聘会,吸纳1500多人成功就业。

  做大做强“平舆防水”劳务品牌,平舆县实现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。打造实训基地、组建职业学院、举办技能竞赛,防水产业工人技能强,“做防水、找平舆”名气更大。截至目前,平舆县共有建筑防水企业1000余家,防水材料生产企业30多家,吸纳像乔飞虎这样的防水工25万人,实现年劳务收入170亿元。

  “进入新发展阶段,抓好劳务品牌建设是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切入点。”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,劳务品牌带动就业人数多,从业人员就业更加稳定、收入更高、权益更有保障。2021年,人社部等20个部门共同印发《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促进劳务品牌发展。截至目前,各地已有146个较为成熟的劳务品牌,把地方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  一个市场助就业

  零工驿站是公共就业服务向灵活就业领域延伸的有益尝试

  清晨6点,天蒙蒙亮。

  “呦,大娟来了。”不知是谁一声吆喝,湖北汉川市汽车站门口聚集的人群一下热闹起来。席地而坐的、靠墙打盹儿的、刷手机的人都站了起来,自觉排成两列纵队。

  宋业丹正是其中之一。眼瞅着大娟利索地打开零工驿站车站店的大门,他迅速钻入大厅,麻溜地打了一壶热水,占据有利位置,随时准备“推销”自己。

  6点多,马攀走进驿站。只一眼,宋业丹就意识到这是雇主,第一时间迎了上去。

  “今儿多少钱?”“240元。”

  “在物流园干过没?”“干过一阵子。”

  “那行,走吧。”

  简单几句交流,宋业丹敲定了今天的工作。他登上马攀所在的孺子牛人力资源公司的班车,前往武汉物流园开始一天的搬运、分拣工作。

  不到半小时,聚集起来的四五十个人纷纷散去,大厅内又安静、空旷了下来。

  “零工市场就是这样,每天有两个高峰,早上6点开门后,晚上10点关门前,一个招白班的,一个招夜班的。”零工驿站车站店工作人员大娟介绍,零工市场主要针对一些零散、灵活、临时性的工作,工作技能要求不高、劳动强度也较小。

  第一波招工高峰过去,大娟梳理了新的岗位信息粘贴到橱窗内,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。“汉川离武汉近,好多临时性工作都集中在电商行业。”大娟说,各大品牌的仓储部,顺丰、拼多多物流都是招聘大户,“‘双11’‘双12’期间招聘量更大,每天得招600至800人。”

  下午6点,宋业丹和工友们回到驿站,领到工资的人们谈笑风生。

  “工资日结,真好!”揣着工资,宋业丹感慨,受疫情影响不想出远门,过渡期打打零工也挺好。一旁的工友们也纷纷说:“家里老人年纪大了,得闲了我就来打工,有需要就在家照顾。”“我家开店的,冬天生意冷清了,打零工能补贴家用。”

  边聊天边伸展腿脚,宋业丹真心为驿站点赞。以前的零工市场都在马路上,连个歇脚的地儿都没有。2021年10月,汉川市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部分资金,建了零工驿站,这里不仅能遮风挡雨,还有热水、卫生间,能给电动车充电。

  “政府搭台更规范,工资日结有保障。”大娟介绍,政府部门要求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当日结清劳动者工资,让劳动者实现当天打工、当天拿薪。驿站运行至今,已累计输送零工1.38万人次,发放工资198万元。

  “零工驿站是公共就业服务向灵活就业领域延伸的一种尝试,弥补了传统公共就业服务在服务灵活就业方面的不足。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说。

  张成刚分析,零工市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当前,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,其中不少为传统零工市场的从业者。这部分劳动者中,男性多集中在45岁至58岁,女性多在35岁至50岁之间,年龄偏大、技能水平偏低,且大多数因为家庭等原因,持续工作意愿较低。同时,企业也经常有临时性、周期性的用工需求。“在此背景下,加强零工市场建设,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,有利于满足各方需求,增强劳动力市场的韧性。”

  3场特殊的招聘,正是我国就业服务落地见效的缩影。2021年1至9月,人社部门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647.2亿元;向161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51亿元;截至目前,累计发布岗位信息7000多万个……一项项落到实处的就业政策,一次次暖心贴心的就业服务,为稳定就业局势保驾护航。

(责任编辑:孙丹)

"));

2021年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,稳定就业局势有啥秘诀?

2022-01-05 07:41 来源:人民日报
查看余下全文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