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      >  > 文化大滚动 > 正文

文化经济眼丨 哈尔滨接住了“泼天的富贵” 下一个城市是谁?-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

2024年01月19日 09:24   来源:中国经济网综合   
[]
[]

  1月17日,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“哈尔滨市场监管”发布消息称,新年开局15天,哈尔滨市旅游相关市场主体增长约162%。

 

  从2023年年底到2024年年初,哈尔滨文旅着实地火了一把,被网友称为接住了“泼天的富贵”。官方数据显示,元旦假期三天,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.79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9.14亿元,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,达到历史峰值。 

  任何一个爆款城市的出现都并非无缘无故,有城市自身努力的必然原因,也有网友推波助澜的偶然原因,但一个底层逻辑是研究好、建设好城市ip。 

  哈尔滨为何出圈? 

  哈尔滨为什么火?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总结有三个。 

  一是经年累月开发冰雪资源。60年前,哈尔滨举行了第一届冰灯游园会,万人空巷,60年后,“冰雪文化之都”哈尔滨独家出品的冰雪大世界、太阳岛雪博会、冰灯游园会、亚布力滑雪度假区等观光体验类冰雪旅游产品驰名中外,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打卡参观体验。今年造型奇特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,更是开园不到3小时预约人数突破四万。 

早期的哈尔滨冰雪欢乐谷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成琪/摄 

  二是认真对待游客意见。2023年12月旅游冰雪季开始之初,因游客在冰天雪地中苦等几个小时玩不上项目,哈尔滨遭遇“差评”危机。当地政府没有搪塞责任,负责人现场督导,紧接着是一封公开信,退票、致歉、改进,一气呵成。对待游客提出的问题,有态度有行动,这可以说是出圈的必要条件。

   三是抓住机遇与热度,全民参与,不断输出旅游服务形象,优化冰雪消费场景。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均发出倡议,这个冰雪季,开启“宠客”模式。网红大雪人、蹦迪公交车、冰上热气球,还有索菲亚广场上空升起的人造月亮。很多商家自发给游客送上免费热饮,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,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。看似简单的举动,却精准切中消费者情绪。正如黑龙江文旅厅厅长何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哈尔滨的火爆并不是偶然,当地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。 

  可见“哈尔滨火”具备天时地利人和,既是情理之中,也是意料之中。 

  从抄作业到隔空喊话 

  每次某个城市出圈都会引起全国各地文旅机构的抄作业和隔空喊话。这次也不例外。 

  在一些平台上,河南文旅答题送钻石;张家界文旅局长跳“科目三”;齐齐哈尔请了演员沈腾发布视频,“邀请各地王子公主到齐齐哈尔”;河北文旅也和演员赵丽颖在网上互动,赵丽颖直呼“我为河北文旅扛大旗”;沈阳的文旅局局长还注册了社交平台账号,并迅速解决网友反映的旅游痛点……不仅如此,还有的地方文旅直接免景区门票,推出优惠大礼包,“真金白银”吸引客源。 

  与之前同质化的“文旅局长变装”短视频相比,这一轮操作各地有一定改进,更加突出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,拎清了主次。 

  文旅发展需要与时俱进,大自然的馈赠、历史的积淀,成就了无数地方文旅发展的天然矿藏。如何用好富矿?值得每位地方文旅管理者思考。 

  软实力赋能硬实力 

  消费旺了,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。延续内需扩大态势,功在日常。文化资源是城市软实力,盘活资源,创新供给,提升管理服务,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。在一波又一波的出圈中,我们欣喜地看到曾经的“千城一面”被不断上新的“网红城市”冲破,而这些突围都离不开地域文化,无论是一烤成名的山东淄博,还是大唐不夜城的陕西西安,亦或是玩雪的哈尔滨,区域特色在上述城市的火爆出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大唐不夜城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郭枞枞摄 

  立人设不如立口碑。城市文旅出圈的底层逻辑是城市ip,城市ip的打造,不仅赋能城市的更新与发展,还能让游客看到其差异性和个性化,有新奇感,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形象与知名度。 

  中国地域广阔,文化差异大,风景迥然,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无论是寒来暑往,还是南来北往,都是妥妥地“跨越大半个中国来看你”,这也是对当地文旅工作最大的认可,在宾主尽欢中实现共赢,共话文旅经济的活力和韧性。 

  哈尔滨接住了“泼天的富贵”,下一个城市会是谁呢?我们拭目以待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) 

(责任编辑:李冬阳)

最新组图












"));
"));
网站地图